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4-11 10:05浏览次数:4024
为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提升教师数字化能力与科学素养,近日,由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山东省教育基金会主办,菏泽市教育和体育局承办,菏泽市鲁西新区行建中学协办,新东方智慧教育和中教智源教育创新研究院公益支持的“2025年度中小学教师数字化能力与科学素养提升计划”公益研讨活动在菏泽市行健中学顺利举办。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教育基金会,菏泽市委、菏泽鲁西新区党工委等单位领导出席会议。研讨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学者及200余所学校和教育集团校的负责人参加。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宋家乐在讲话中对活动各方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实践性,数字化教育不是把书本变成数据,而是教育环境、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改变,教师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也需随之改变。此次研讨活动的主题紧密围绕国家需求和教师关切,发挥公益组织的资源整合优势,聚焦智慧课堂,探索AI与教学管理融合的新路径。他表示,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将联合山东省教育基金会和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向山东省教育厅捐赠教学科创物资和数字资源,为促进山东省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菏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臧伟在致辞中指出,AI正重塑教育生态,菏泽市将继续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建成智慧教育平台,助力学校和教师借助AI实现教学转型。希望通过此次研讨活动推动菏泽市AI与教育治理深度融合,为菏泽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菏泽市政协副主席、菏泽鲁西新区党工委书记朱中华在致辞中指出,鲁西新区坚持教育优先,加大投入完善教学设备,开展教师培训,推动教学数字化转型升级。他表示,此次研讨活动是推动教育创新的重要契机,期待各位专家为菏泽鲁西新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助力新区打造智慧教育新高地。
在专家报告环节,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创新与评价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夫运、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成员王卓、原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副校长杨晓薇、菏泽行健中学总校长杨天亮、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肖海明、中国教师研修网副总编李勇、人工智能教育资深讲师梁原等多位专家就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进行了专题报告,并与参会代表共同探讨AI时代下的教育变革与未来趋势。
此次公益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应用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成果,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和共同进步的平台,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人工智能时代找到专业成长的新坐标,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更有温度、更具智慧的优质教育,共同迎接AI赋能教育的美好未来。